2021年6月24日,吉林省長白山保護開發區黨工委舉辦了一次重要的學習會議。
以主演紅色主旋律影視作品而備受矚目的著名演員李鳳鳴女士應邀從北京飛赴長白山,出席了這個活動。
460多名與會人員聚精會神地觀看了最近火遍中國的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半條被子》,期間座無虛席,大家都沉浸在那種魚水情深的感人氛圍中,會場呈現出少有的安靜和投入,“ 半條被子精神”把大家深深地感動了。
什么是半條被子?
為什么數不清的各級黨組織都在組織大家觀看這部電影?
電影女主角李鳳鳴在現場深情的講述,把大家的思緒拉回到上個世紀那硝煙彌漫的長征歲月。
1934年11月上旬,突破國民黨軍第二道封鎖線后,中央紅軍在湖南省汝城縣境內進行了較長時間的休整。紅軍紀律嚴明,戰士們睡在屋檐下、空地里,不僅沒有動村民的東西,還幫助村民打掃衛生、挑水等。
心疼這些戰士,30多歲的村民徐解秀大姐拉了三位女紅軍住到自己家里。騰出自家那張寬一米多的木床,墊上稻草,床邊架上一條搭腳的長板凳,徐解秀帶著一歲的兒子加上女紅軍們,就這樣擠到了一張床上。
看到簡陋的床鋪上僅有一件蓑衣和一條爛棉絮,女紅軍便拿出她們唯一的一條行軍被,和徐解秀母子一起橫蓋著。
臨走時,怕徐解秀母子寒冬難熬,三位女紅軍執意把被子留給她,但徐解秀堅決不同意。推來推去僵持不下,一位女紅軍索性找來剪刀,把被子剪成兩半,留下半條給徐解秀,還留下兩句話:“紅軍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打敵人是為了老百姓能過上好生活。等革命勝利了,我們還會回來看您的,送您一床新被子。”
抱著半條被子,徐解秀含著淚,送了女紅軍一程又一程。
魚水情深,多少年,徐解秀一直對三位女紅軍念念不忘。
歲月如白駒過隙,一晃,整整五十年過去了。
1984年10月16日,中央黨報《經濟日報》記者羅開富,這位“徒步重走長征路第一人”,沿二萬五千里長征原路徒步采訪。
1984年11月7日,羅開富到了沙洲村,他遇到了徐解秀,徐解秀阿婆的親口講述,揭開了這段掩藏在歷史塵埃中的往事。 上面的圖片就是羅開富拍攝的徐解秀正向大家講述半條被子的故事。
羅開富寫的長篇報道《當年贈被情誼深 如今親人在何方》刊發后,鄧穎超、蔡暢、康克清等15位參加長征的老紅軍,特意托羅開富給老人送去新棉被,說“悠悠五十載,滄海變桑田,我們也想念當年那些大爺、大娘、大哥、大嫂們”。在鄧穎超的推動下,全國都在尋找那三位女紅軍。
遺憾的是,1991年1月徐解秀老人去世,仍沒等來三位女紅軍的消息。
2016年10月21日,北京人民大會堂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講述了這個發生在長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三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根據這個真實故事拍攝的電影《半條被子》,在總策劃羅開富、顧問龍新民、編劇志在飛、導演趙友、女主角李鳳鳴等人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4月27日在當年紅軍長征出發地--江西于都順利開機,后來又到半條被子故事的發生地湖南汝城縣繼續拍攝。
《半條被子》是李鳳鳴迄今為止主演的最難忘的一部電影,她花了大量時間認真揣摩角色,體驗生活。因為當時紅軍缺衣少食,普遍營養不良、身材消瘦,李鳳鳴以巨大的毅力減肥十五斤,成功地塑造了紅軍女戰士王木蘭的飽滿形象。電影講述了王木蘭、陳青松等一批堅強的革命戰士,前赴后繼、勇往直前的英雄事跡以及軍民魚水情深的故事。
盡管演員們在拍攝前做足了準備,但拍攝時還是遇到了爆破炸點,意外受傷等驚險和困難,但所有人都有一種使命感,以高度的熱情最終完成了拍攝。
2019年10月21日,《半條被子》首映式在湖南汝城人民會堂舉行,許多觀眾看完后哽咽、流淚了。
2020年9月5日,這部感人肺腑的紅色影片終于在全國院線上映了。
新聞在全國廣泛報道后,“半條被子精神”廣為人知。當年紅軍戰士在物資極度匱乏的情況下首先想到群眾的需求,展現了黨員和群眾休戚與共、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的魚水深情。
這個最好地表現了“不忘初心”的電影《半條被子》,在各地掀起了觀影熱潮,在社會上引起了積極反響,影片先后獲得多項榮譽。
例如 第2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民族影展被選為開幕式影片、
第十一屆北京民族電影展“紅石榴·紅色傳承優秀影片”,
入選“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民族電影展”、入選“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被確定為上海市黨員干部“2020我的電影黨課”影片、被中共青海省委組織部、宣傳部等單位以及內蒙古黨委宣傳部列為黨課觀看影片、被江蘇省委宣傳部和省電影局推薦的主旋律觀看影片……
入圍電影數字播映平臺2020優秀國產影片推薦電影等。
劇本獲得第27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少數民族題材優秀劇本獎,等等。
女主角李鳳鳴也屢獲大獎,榮獲“星銳榜2020年度影視優秀女演員”、
第五屆金童象兒童電影周“最佳女演員獎" ……
可謂“拿獎拿到手軟”。
《半條被子》電影的創作人員們被各地頻頻邀請共同觀影、現身講述、報告分享,忙得不可開交,尤其口才絕佳的電影女主演李鳳鳴,更是邀約不斷、晝夜兼程飛來飛去。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全國各地邀請李鳳鳴女士出席觀影、報告分享等活動已達數十場。
邀請單位有國資委建材機關服務中心黨委、國資委建材離退休干部局黨委、《中國建材報》社黨總支、重慶對外經貿學院、重慶市南川區法院、中建八局三公司、山西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國網北京順義供電公司、鄭州華南城 、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委、睢縣高級中學、浙江湖州市南潯區、中國搜索、北京東城區發改委、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駐京聯絡處等多家單位。
尤其是正部級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也邀請李鳳鳴出席《半條被子》觀影活動,更是意義非常。
說明這部電影得到了最高級別黨史研究部門的認可,是嚴肅、真實、可信的。
隨著電影的熱播,李鳳鳴的現場分享和報告感動了無數人。
2021年6月24日,吉林省長白山保護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副科級以上干部及長白山集團公司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共460人出席了《半條被子》觀影活動。
在現場李鳳鳴和大家做了分享,她說:“我從影12年來,一直默默地踐行做公益慈善、拍公益電影,拍了很多紅色主旋律電影,像《建國大業》、《鏗鏘杜鵑賀子珍》、《半條被子》、《最后58天》……通過這些紅色主旋律電影的拍攝 ,讓我深刻的感悟到革命先烈的堅定信仰與崇高追求,以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的偉大之處,讓我明白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應該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 ,作為年輕一代電影人,應勇于肩負起時代使命,通過電影的形式努力講好中國故事。”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王庫說:“我們觀看了這部感人至深的紅色影片,李鳳鳴老師用親身經歷、鮮明觀點、精辟語言,分享了半條被子故事原型和創作經歷,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優良革命傳統教育課。
李鳳鳴老師作為青年演員,多次到湖南沙洲村里,重溫感人故事,接受紅色教育,積極克服電影拍攝中的艱難險阻,通過銀幕形象講好勵志故事,這種務實敬業精神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王庫說,我們要以這次觀影為契機,進一步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方式方法,在讀史明智、述往思來中汲取奮進力量。
最后,會議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據李鳳鳴的經紀顧問復強先生介紹,長白山地區名勝眾多,紅色旅游前景廣闊,聘請李鳳鳴為紅色旅游形象代言人等事宜也在推進中。僅僅八月份就已有內蒙古赤峰等多個地區向李鳳鳴老師發出了出演影視劇、主持晚會、報告交流等活動邀約。
李鳳鳴對記者說,宣傳紅色文化,弘揚革命傳統,把中華民族歷史上那些感人至深的精神內涵發揚光大,是自己正在努力做的事情。她希望自己今后能有更多、更好的影視作品給更多人帶來正能量。 ( 記者 傅興娜)
附錄: 影視演員李鳳鳴 簡介
李鳳鳴,中國演員、制片人。十幾年來孜孜不倦地出演了30多部影片,村姑、警花、殺手、戰士、白領……形象迥異、特色鮮明,被粉絲譽為“百變女神”。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李鳳鳴積極做公益慈善、拍公益電影,主演了很多紅色主旋律電影,像《建國大業》、《鏗鏘杜鵑賀子珍》、《半條被子》、《最后58天》……,等等。
這些影響力巨大的影視作品,讓李鳳鳴早在2016年就被媒體譽為影視圈“主旋律一姐”。
李鳳鳴在電影《楊善洲》 中扮演村民,和表演藝術家李雪健演對手戲,非常到位。
李鳳鳴在《最后58天》里扮演渣滓洞集中營的共產黨人。
在《臥底使命》中扮演了硬漢女英雄的形象。
在《中國警花》中,英姿颯爽。
李鳳鳴矯健的身手和不俗的表現力,一度讓大家都以為她是武打明星。
這張照片給人印象就極為深刻。
就連很多外國人也以為她是和成龍一樣的武打明星。
一身戎裝格外瀟灑。
扮演殺手兇狠凌厲。
扮演“足球寶貝”靚麗清純。
扮演農民“土”氣十足。
她能把民國女學生扮演得惟妙惟肖。
也能把鄉村女戰士演得活靈活現。
生活中的李鳳鳴則展示著端莊大方、時尚新潮等不同側面。
鑒于李鳳鳴零緋聞、正能量、形象端莊甜美、在時尚潮流中清新脫俗,影響力與日俱增,所以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品牌樂于主動請她代言和出席活動。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勤奮執著的李鳳鳴,在影視圈里曾經有“半年獲八獎”的罕見記錄。
其中她主演《鏗鏘杜鵑賀子珍》獲得第二屆中美國際電視節“最佳新人獎”、《媽媽讓我再愛你一次》獲得加拿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公益電影人獎”、《第一次牽手》獲得“五個一工程獎”、《團圓飯之小小少年》獲得第34屆美國小金人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第二屆金網電影盛典頒獎典禮,李鳳鳴驚艷出場
長春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節等各大電影節頻頻受邀出席,剛剛又受聘擔任2021第六屆金童象兒童電影周的常務副主席。可謂星光燦爛、碩果累累。
衷心祝福李鳳鳴老師星途美好、再創佳績!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