釩產量位居全球前五、2024年“兩塊鋼”年產值超200億元、不銹鋼產業集群被評為四川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如今的“郭沫若故里”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正實現一場從“一鋼獨大”到“多鏈協同”的華麗轉身。
新聞發布會現場。 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供圖
21日,“萬千氣象看四川·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沙灣專場在成都舉行。沙灣區委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汪秀麗表示,沙灣區被譽為“中國西部不銹鋼城”,工業歷史底蘊深厚。近年來,沙灣區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釩鈦鋼與不銹鋼兩大集群年產值超200億元。同時,新興產業正在加速成長,超高溫熱防材料、稀土深加工等新賽道產業落地生根,水電制氫、獨立儲能等未來產業加快布局,2024年全區新興產業年產值增速超20%。
為培育不銹鋼產業集群,沙灣區始終堅持創新驅動,實施“借智行動”,與上海大學、中冶賽迪等20余所高校院所深度合作,建成專家工作站、企業技術中心、產學研基地等平臺18個,成功研發耐腐蝕性較普碳鋼5倍以上的稀土耐蝕鋼;成功突破1.5毫米不銹鋼熱軋技術,攻克其他關鍵技術難題50余個,新增新型建材方面專利130余項。同時,推進不銹鋼產業“智改數轉”,提升鑄造效率的同時降低產品不良率,實現用工成本和產品生產成本均下降20%以上。
據沙灣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劉學介紹,2024年,沙灣區不銹鋼產業實現產值超110億元,已具備60萬噸不銹鋼板坯、160萬噸不銹鋼熱軋、130萬噸退火酸洗、20萬噸不銹鋼制品生產能力。
同時,沙灣持續深挖“郭沫若故里”文化內涵,推動文旅產業與工業發展同頻共振。沙灣以樂山郭沫若舊居為核心,先后打造2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以郭沫若作品為依托,精心打造《沫若故事匯》等新媒體欄目,編撰《流言與真相》等系列書籍,創排音樂劇《少年郭沫若》等舞臺作品;以郭沫若生平為紐帶,與相關單位建立互動交流機制,定期開展主題展覽、課題研究、宣傳推介等活動。(完)